千利休 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 (いちごいちえ) 出自於日本「山上宗二記」當中對茶道精神的描寫,山上宗二是日本16世紀著名茶僧千利休的弟子,一期一會,在其著書《茶湯者覺悟十體》中所提出的茶道守則之一。

一千多年前,日本人心儀唐朝,于是全國仿唐,派遣遣唐使到長安留學。從文字、衣冠、飲食、儀節等等方面下手,徹底地來一次新唐化的大化革新,影響深遠。直到現在,日本人穿和服的習尚,就是日本人的創新唐文化所造成的文化現象之一。

日本人喝茶,也就与唐化運動脫不了關系。西元八世紀,遣唐使將茶种帶回日本,同時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帶回去,盛行于寺院中。

一直到十五世紀左右,日本又承襲了宋代文人斗茶的風尚,將寺院的茶道普及為講究風雅情趣的平民茶藝。

千利休除了身為豐臣秀吉的司茶者外,同時也擔任秀吉的政治顧問,利用他的地位,把茶道發揚光大,他提倡茶室的簡朴,茶道的寂靜之心。千利休制定了茶道的四規七則,將茶道發展推上頂峰,因此而被譽為「茶道天下第一人」,也是日本茶聖。

千利休由此感到人生無常,更感到人生相逢在於有緣,於是更奮發精進於泡茶,以使可能只有一次相會的遠征主將,在生前能喝上一口死也無憾的香醇好茶。千利休由此體會出「一期一會」的可貴,而不敢對人生頭次見面的人稍有懈怠失禮。因千利休傳遞「生命之情」,日本茶道逐漸形成,並成為文化之一。

「一期」,表示人的一生;
「一會」,則意味僅有一次的相會。


一期一會這句話後來成了日本戰國時代之武士所流傳的一句話。當時武將們出征的前夕,首領會請茶人來替眾武士舉行茶會,不知道明天是死是活?只知道現在還活著,那麼明天就交給命運吧!在這且先忘掉戰爭的殘酷,全神貫注於當下的茶,那唯一真實且不會再有的「瞬間」,而這也是唯一能忘卻恐懼與不安的方法,用全身全靈去喝眼前那碗茶湯,因而名為「一期一會」。

日本戰國時代,烽火連天,狼煙四起,今天親人流離失所,明日友人淪落天涯。 如果有緣,你我可以聚在一起促膝談天;若是緣盡,往後便只能仰望星月彼此遙寄情思。

出征前的武士們會聚在一起享受茶會的樂趣。說是享受,不如說是餞別。泡茶人與喝茶人,在喝下眼前這一杯茶之後,日後是否還有緣相會,沒有人可以預測得出。

於是,千利休領悟出「一期一會」的款待精神。既然是人生中僅有一次的相會,我們就必需付出人生中僅有一次的心力,來應對眼前這個茶會。

在千利休的茶室中,一株小小的插花、壁上的掛軸、手中的茶碗……,樣樣都是能令喝茶人歸於「恬靜」、歸於「沉著」、歸於「死也無怨」的小道具。 

於是,只不過是一杯茶,你我便能心領神會;只不過是在狹窄茶室空間內,此時無言勝有言,我們可以完成此生最後一次的「相會」。

時至21世紀的今天,「一期一會」的精神仍然生息在現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旅遊,是一期一會。戀愛,也是一期一會。人生,更是一期一會。諸行無常的世上,請問,你有過多少個「一期一會」呢?

主客都把這茶當作一輩子只能喝到一次的珍品一般以最高的真心誠意來進行.

唐代的崔護在上京趕考途中遇到心儀佳人,不過良緣也僅存在於那一瞬間,逾 時 不 候。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生旅行在一個時空下, 因為種種的不容易,所以都會特別的珍惜,更不願意錯過。抱著這是僅有的一次機會,傾全心欣賞人生風景體會感動。

一期一會,可不可以重來,會不會再會,誰也不會知道。

所以知道,如果人生中,遇到了什麼困惑不能決擇的時候,停下來,好好思考,不錯失這次相會的意義,唯一一次可以決定的機會。 既然是人生中僅有一次的相會,我們就必需付出全部的心力,來應對眼前這個會面。

千利休是大阪府【土界】市富商,不但將四疊半茶室改爲僅有二疊的空間,更積極採用無名作家的陶器與茶具,並將茶前的豪華懷石料理簡化爲三菜一湯。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均先後重用過千利休,但茶會在信長時代只是掌握政治經濟的儀式,直至秀吉時代才普及開來。有關千利休的事迹軼聞,在此就不多述了,總之,秀吉與千利休渡過一段蜜月期間後,因種種理由,秀吉命千利休切腹結束一生。三年後,秀吉才准許千利休的孫子千宗旦復興家門。千宗旦之後,千家茶道又分爲「表千家」、「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千家流傳至今,是現今日本茶道最有名的三大流派。

四規為:

和、敬、清、寂

七則為:

1茶要濃淡適口

2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

3隨著季節的變化,茶水的溫度要與之相適應

4插花要新鮮

5時間要早些

6不下雨也要準備雨具

7要周到地照顧所有的客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no 的頭像
    Dino

    忠於自我.無可厚非?!

    D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